Lazy loaded image
金融时报
经济和市场分析 - 20250506
字数 2750阅读时长 7 分钟
2025-5-6
2025-5-7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comment
icon
password
来源O大

假定你是一个经济研究者,有一天你得到了一个机会,面对一个重要的人,可能是大领导,可能是董事长,可能是你家人,你有一分钟时间和他解释当下的经济情况,你会说什么?
你会发现很多经济里面的研究都是工具而不是目的,M2增速多少,CPI多少,GDP多少,这些事情都不是你的结论。宏观研究到最后其实很简单,有且只有两个基本情况或者结论。
  • 经济在变好
  • 经济在变坏
如果你想深入一点,你可以还有两种变量
  • 经济在变好,而且会继续变好
  • 经济在变好,但不久会变差
  • 经济在变差,而且会继续变差
  • 经济在变差,但不久会变好
我觉得这就是极限了。经济研究能得到上面四个结论我觉得就足够了,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你说不确定性太大了,看不清方向或者没有方向。

这就是我的第一性原理,回到今天的世界,我觉得中国经济在变差,但它有底,一些条件触发会有各种政策的刺激,这点在之前说过了,周期性问题有底,结构性问题还得不到解决,就是这么个情况。
美国经济完全取决于关税和联储,不确定性非常大。很简单,如果美国加关税是为了降低对方的关税,那这其实对经济是一个利好。如果美国加关税就是为了加关税,这对经济则是一个利空,从日本的谈判来看,美国不愿意降低到0关税,但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会有什么新闻,这完全是不确定性太大。
所以放在一起,我觉得对我来说,这依然是一个不确定性太大的时候,关税的谈判和联储(明天他们开会)的不确定性依然没有消除。而中国的政策又被联储部分影响。我现在发现,很多时候烦恼就来自你要在一个不确定性很大的时候做一些确定的判断,这个事情本身就会带来痛苦,所以我现在不做这种事情了。
而对于中美的关税谈判,其实这事情包括我在内,大部分人都没有判断的优势,一个很搞笑的事情就是人总是喜欢对一些自己做不了判断的事情下判断,仿佛这可以带来一些身份认知。就像之前说的,我相信中美会有谈判,但双方立场出发点可能差距非常大。我不知道这个事情什么时候发生,也不知道这个事情最后结果如何。

这种经济不确定性太大的时候,我觉得除非你对一些资产有很好的理解,不然干点别的事情都比一定要搞点投资强。理想一点的情况是未来1-2个月,联储会有更多信息做判断,关税谈判也会有一些结果。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大家都在根据只言片语去做预测。
我现在发现芒格有一个看法很有意思,就是可以事情可以反过来想,我现在发现一个让自己身心愉快的宏观投资方法是
1,找一个长期的结构性机会
2,破前高买入,或者破前低卖出
因为这个做法的反面就是一个比较麻烦的事情,找一个短期机会,然后做很多复杂的博弈。
但话又说回来,有些时候,这些短期博弈也是一个好的机会,让我们有机会去练习,找到真正的机会。
所以我们简单结合一些技术分析讨论一下目前的市场
notion image
股票/债券处在一个危险的位置。如果关税没有,联储降息,加上下半年的减税和去监管,我相信金融市场可以继续繁荣。但如果有关税,联储不能及时降息,这个事情就不好说。我自己感觉减税和去监管对经济的支持更多是在投资端,而投资这个事情,需要一些确定性。
换句话说,不确定性太大的时候,减税和去监管不一定能让企业家马上乐于投资
notion image
除了日本,我相信中国和欧洲都是渴望继续降息的,其实美国我觉得后面也会降息,无非是路径问题。
鲍威尔更关心通胀,沃勒更关心失业率,这都没问题。移民,投资,财政三个方面都有可能更指向实际利率的走低。
在商品方面,短期和长期趋势似乎是背离的,短期有下行风险,而长期存在上行风险。这其实很正常,商品牛市都是在熊市后面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其实上面这两个图还可以用石油的曲线同样表达
notion image
也是当下经济的情况
由于之前的抢出口(对美国来说则是抢进口),商品近端并不宽松,但如果关税没有和大家想的那样美好,后面就和当下情况不太一样了。
notion image
对于美国和全球对比来说,正处在一个十年的关键位置上,我自己觉得这个就是看关税谈判了。如果美国愿意继续过去10年那种经济模式,那么美股会继续繁荣,代价是中西部人依然痛苦。如果特朗普坚持一定要拯救他的支持者,就不可避免伤害另一群人。
这就像他的支持者是MAGA,而他同样关注股票,他其实尝试成为所有人的总统,这个出发点是伟大的,但历史有趣的地方就在于此。
对我自己来说,联储降息周期+OPEC搞事情这两个事情放在一起,本身就带来了很多惊悚的回忆。还是之前说的,我可以接受犯下不一样的错误,或者事实证明这次真的不一样,但我非常不想犯下觉得这次不一样的错误,结果倒在同一条河流。
notion image
如果Miran的想法是真的,那我只能说后面问题还很多,美元的稳定对世界金融系统的重要性依然是巨大的,而且我觉得他们并不理解美元其实是一个让美国人获利很多的设计,美国的问题是内部分配不公平,但并不是在世界上获得的总量不够。
看上面的图,要是Miran的想法还能成真(虽然有很多声音说他可能会退缩,但我真的不知道),Trump是一个富家子,他却代表了一群渴望改变的MAGA,MAGA的诉求和Trump的诉求在底层是不一样的。我非常确定,如果是Vance在这个位置上,他做的事情会更加激进。
回到上面的图,这要是一个假突破的话,那就是精彩的世界了
notion image
黄金的结论和看图的结论是类似的,之前超买了,但你不知道这是不是牛市的结束,如果没有关税,经济好起来,奇迹一样一切都好起来,那就是牛市结束。但如果后面还有波折,还需要更多的财政货币刺激,那就是一个回撤。

最后我想说,之前说过抗战时期的两种思路,一种是速胜论,一种是投降论,这两种思路都是同一个源头,人在面对变化的时候,会有一种保护机制,希望回到不确定性小的时候,根本不管结果是什么。
有时候踢球的时候,面对未知的强大对手,总有声音说我们一定没问题,或者一定踢不赢,就是这种思路的体现。
但很多时候,事情并不会那么快有结果,我之前经常举丰田喜一郎的例子,他和那一代日本人,在20岁经历了文化最好的大正年代,然后关东地震,然后大萧条,然后二二六,然后是原子弹。在丰田喜一郎19岁的时候,事后去看第一次全球化已经结束,但等到他50岁的时候,日本才摆脱战争的魔鬼。
上一次人类全球化结束,到世界秩序重建,花了30年时间。当然,技术进步可能会缩短或者延长这个过程。但也有相当的可能,从2015年全球化结束算起,我们要到2030甚至2040年代才能看到新的世界秩序建立。
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速胜论和投降论不是说一定错,从结果来看,这两个看法都有50%的可能性在结论上是对的,但这种思维对于身处其中的人来说,其实是一种折磨。
我有时候觉得在过去30年的高速发展中,我们都习惯了分秒必争,而没有时间去做一些很慢的思考。未来的世界可能充满动荡,我们也不一定有时间去思考太多。但我觉得如果有时间,放下速胜的乐观和投降的悲观,思考一下,如果世界还需要10年时间才能真正好起来,这个过程你要如何度过呢?
然后你会发现今天这个文章里面大部分结论都没有意义,然后你会思考一些真正有价值的问题。如果大家真能如此,那就算我大功一件了。
上一篇
北京超预期降准 美国不确定性仍存
下一篇
洪灝:巴菲特的投资分析

评论
Loading...